城乡统筹发展网-农家科技记者 蔡鸽 李朋 特约通讯员 曾艳
盛夏时节,走进位于城口县河鱼乡畜牧村的蜂飞来家庭农场,只见在青翠欲滴的深山密林里,错落地摆放着一排排蜂箱,循着一阵阵“嗡嗡”声从蜂箱口望去,勤劳的蜜蜂们正在忙碌地采集花粉,农场主吴凤穿梭在蜂箱间检查蜜蜂的生长情况,同时把成熟的蜂巢取出来给记者看,金黄澄亮的蜂蜜瞬间散发出诱人的香气,令人垂涎欲滴。“我养殖的中华蜜蜂(中蜂)是本地土蜂种,中华蜜蜂以其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和高效的采蜜效率著称,每箱每年能产出约5千克的野生蜂蜜。蜜源有野桂花、刺槐花、杜鹃花、野菊花等山花,这些花卉不仅种类繁多,而且各自带有独特的芬芳,使得最终酿成的蜂蜜成为了名副其实的‘百花蜜’。”吴凤介绍说。
▲ 吴凤正在检查蜜蜂生长情况
在城口的养蜂圈子里,吴凤的名气大。“一个贵州女娃儿,嫁到我们城口农村,在大山里办家庭农场,养殖蜜蜂,还帮乡亲们卖土货,好能干哦。农村现在就需要这样的年轻人,才能真正把产业做起来。”提起吴凤,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。
今年39岁的吴凤,已经是3个孩子的妈妈了。在创业这条路上,对吴凤来说最大的支持来自丈夫胡春来。经历过风吹雨淋,如今他们成为人人羡慕的“夫妻档”新农人,在农村的广袤天地里,用辛勤和汗水书写着他们的“青春芳华”。
“我老家在贵州铜仁,我丈夫是畜牧村人,我和他是在上大学期间认识的。” 吴凤介绍,2008年大专毕业后,她和丈夫胡春来在浙江宁波从事过仓库管理员、会计等职业。
▲ 吴凤在基地直播带货
2016年,孩子达到入学年龄,需要返回户籍地入学,吴凤这时候也恰巧怀上二胎,考虑到多方面因素,她便和丈夫商量回家养胎,在家乡寻找工作机会。回到家乡畜牧村后,吴凤看到很多村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由于交通不便卖不出去,有好收成却没有好收益。她决定利用微信平台,通过微商的模式把大山里的土货卖出去。
随后,吴凤开通了微店,化身为一名“土货推荐员”,帮村里的乡亲父老销售土货,包括当地的蜂蜜、木耳、土豆、粉条、腊肉等,最高的时候一年销售额达到了30多万元。
在销售的土货中,吴凤发现城口蜂蜜因其特殊的中药材香气以及丰富的营养价值,一直备受消费者青睐,回购率很高,但由于蜂蜜产量跟不上,总是不够卖。为此,吴凤萌生了养蜂的想法。
“自己养蜂能更好地把控品质和做好售后服务。”吴凤告诉记者,2020年她和丈夫胡春来注册成立城口县蜂飞来家庭农场,并以500元/亩的价格承包了30亩林地,引进30箱中华蜜蜂决定试养。
▲ 城口县农业农村委工作人员到基地调研
初涉养蜂业,吴凤怀揣满腔热情,不仅谦逊地向村里的老蜂农求教,汲取他们代代相传的宝贵经验,更踊跃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,学习科学养蜂的前沿知识。“其实养殖中华蜜蜂,选好放蜂场地后,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蜂群管理。因为中华蜜蜂驯养时间短,野性较强,定向能力较差,容易迷巢而进错巢门引发蜂群斗杀,因此得确保相邻两个蜂箱之间的距离1-2米。每个月要对蜂箱及其四周进行一到两次清洁工作,清除蜡屑残渣、割除劣质巢脾等,以防蜡螟产卵。每年的二三月份,在中蜂分群季节,需要适当增加检查次数,发现蜂群怠工等分蜂预兆时,需及时采取人工分蜂措施。”说起养蜂技术要领,吴凤滔滔不绝。
▲ 吴凤展示城口腊肉
在吴凤和丈夫的精心管理下,30箱中华蜜蜂的蜂蜜年产量达到100千克,她以240元/千克的价格上架到微店很快就被一抢而空。尝到甜头的吴凤,2022年将中蜂养殖规模扩大到120箱,当年蜂蜜产量达到了500千克。在外人看来这又是丰收的一年,但吴凤却觉得这远远不够,因为传统养蜂模式下,蜜蜂生活在传统的蜂箱中,巢脾是固定的,取蜜时只能毁脾取蜜,巢脾不能重复使用。这样每取一次蜜,蜜蜂就要重新造一次巢脾,加上取蜜时毁脾灭子,严重阻碍了蜂群发展。
为了朝着标准化、规模化的现代养蜂业发展,2023 年吴凤在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,将原来的传统饲养模式调整为活框饲养模式,这样不仅可以灵活移动巢脾,方便对蜂群进行检查、处理、取蜜等,还能提高蜂蜜产量,增加效益。“自从采用活框饲养模式后,产量提升了20%, 而且投入成本也比原来节省了不少。”吴凤笑着说。
标准化养殖蜜蜂的路子走通了,吴凤也在致富增收的路上越走越稳。但她没有忘记返乡创业的初心,她想得更多的是“如何帮助周围的父老乡亲们卖土货,如何将大山里的农产品卖个好价钱。两年前,吴凤注册了抖音账号“凤妹儿@蜂飞来”,和丈夫合伙干起了直播带货。丈夫胡春来负责视频拍摄、剪辑,能说会道的吴凤负责直播,分享家乡美景、宣传周边村民种植的农产品,最多的时候直播间吸引了5000多名粉丝观看,全年农产品网上销售额稳定在20万~30万元。
▲ 农产品展示区
记者在吴凤的抖音账号的商品橱窗里看到,上面除了自产的蜂蜜外,还有土豆粉、小竹笋、岩耳、城口老腊肉等10余种农产品。“有时候我上门去收购,有时候大家把土货送过来,我们就一边直播一边卖,能帮大家把货卖出去我们也感到很高兴。”在一旁的胡春来说。
邹长芝是东安镇朝阳村的村民,已经60多岁了,平时没什么经济来源的她靠到处打点零工维持生计。去年老人尝试制作了50多千克干土豆片来增加收入,但由于信息闭塞缺乏销路,便找到吴凤寻求帮助。之后,吴凤通过抖音和微信朋友圈,将土豆片以30元/千克的价格帮她全部售完。“特别感谢吴总帮我卖土豆片,现在我多做点土豆片,也不怕销售不出去了。吴总就是我们的致富领头羊呦。”邹大娘激动地说。
吴凤靠着养殖蜜蜂闯出了一条甜蜜的致富路,目前蜂飞来家庭农场养殖蜜蜂460箱,全年总产值近100万元,2022年被评为“城口县示范家庭农场”,她也因此被评为“重庆市巴渝巾帼新农人”,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。如今,夫妻俩不仅在高观镇上买了楼房,还搭上了农旅融合发展的“快车”,在基地增加了露营、烧烤的服务,每到节假日人气火爆,吸引了不少周边的游客过来打卡。
“下一步,我计划和周边的民宿合作,依托畜牧村青山绿水的自然优势,对游客开放农事体验和研学活动,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,让游客们来到这里可以春赏花、夏纳凉、秋登山、冬玩雪。”吴凤描绘着她的农业新蓝图。
《农家科技》(2024年10月刊)
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重庆市优秀期刊
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库 全文收录期刊
维普资讯 龙源期刊网
《中国核心期刊(遴选)数据库》收录期刊
主管:重庆出版社
主办:重庆出版社
编辑出版:农家科技杂志社
ISSN:1003-6989
CN:50-1068/S
邮发代号:78-97
每期定价:10.00元
发行范围:国内外公开发行
编辑部: 023-61520693
发行热线: 023-61520692
投稿邮箱:njkjzzs@126.com
通讯地址: 重庆南岸区南滨路162号1幢19楼
邮政编码: 400061